婺源歙硯雕刻傳承創新茁壯成長
[中藝網 發布時間:
2024-07-17]
盛夏時節,草木蔥蘢。6月13日,記者來到婺源縣溪頭鄉硯山村,遠眺群山連綿、層巒疊翠,近聞流水潺潺、鳥鳴啾啾,經過前夜一場大雨洗刷,空氣格外清新,讓人心曠神怡。作為歙硯原料龍尾石的主要出產地,不遠處的龍尾山周邊還遺留了宋代以來諸多開鑿遺址和制作遺跡。
歙硯,因產于古歙州(后改徽州)而得名。清朝徐毅《歙硯輯考》記載:“不曰龍尾而曰歙者,統于同也?!庇面脑待埼彩瞥傻某?,具有“澀不留筆、滑不拒墨”的特點,成為歷史上四大名硯的杰出代表。2006年,婺源歙硯制作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走進位于江灣鎮大畈村的寒山藝術館,一件件精美的歙硯作品被分類編碼、整齊擺放。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——47歲的館主汪鴻欣,正坐在雕刻室的木桌前,手持硯石、精雕細琢。據介紹,歙硯的制作工藝十分考究,需要經過選料、下料、設計、粗雕、精雕、磨光和上蠟等多個環節,其中最大的難點在于設計,可謂“意在刀先,落刀成形”。
硯雕的精髓是“以刀化筆”“隨石賦形”“以意為之”,力求達到“天人合一”的藝術境界。入行30多年來,汪鴻欣潛心創作了一些好作品,先后榮獲2006年首屆中國十大名硯博覽會金獎、2021年上海文房雅器藝術品展金獎等。更難能可貴的是,他在線刻、浮雕等方面積極創新,并結合書畫、金石等藝術,多方嘗試影雕等技藝,讓硯雕這門古老技藝煥發出新的活力。
跨界融合,推陳出新。在工作室內,汪鴻欣的弟子曹曉東展示了一方硯雕作品。硯石成長條形,通體漆黑,匠人用浮雕技藝刻出了荷花、蓮蓬等式樣,寓意“留得殘荷聽雨聲”,既可用作鎮紙,也可作為香插,還可把玩揣摩,實用又別有韻味。曹曉東告訴記者,近年來他嘗試采用歙硯制作工藝,設計開發年輕人喜愛的文創產品,推動歙硯制作這一古老的技藝與現代文化碰撞,產生新火花。
近年來,在全國各地硯雕專家和愛好者的幫助下,汪鴻欣對涉及歙硯的歷史文獻和文物資料進行了系統性梳理,并與當地其他歙硯匠人一道,將大畈村的老硯廠翻新整修,改造成婺源歙硯文化博物館,為歙硯文化的傳播推廣提供了平臺和載體,迎來了許多專家學者、愛好者和研學團隊?!白鳛榉沁z傳承人,我會竭盡所能,讓更多人了解歙硯文化?!蓖豇櫺辣硎?。
在婺源,像汪鴻欣這樣投身歙硯文化推廣的人還有不少,省級非遺傳承人吳錦華便是其中之一。6月14日,記者在婺源縣文化館見到吳錦華時,他正忙著指導十幾名愛好者制作硯雕拓片。在硯雕創作之余,吳錦華堅持每周到縣文化館為群眾免費授課。此外,他還與清華大學等國內院校達成長期合作,為美術專業的學生提供研學指導,把雕刻技藝和硯雕文化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。
隨著各級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,婺源龍尾山一帶的傳統制硯產業得到進一步發展,成為當地一項重要文化產業。而今,婺源歙硯生產企業(作坊)近500家,各級硯雕人才2000多人,從業群體萬余人。以大畈村為例,當地通過成立硯臺協會、定期聘請名師對從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等措施,打造了“前店后坊”的歙硯文化產業一條街,形成硯胚制作、硯臺雕刻、硯盒制作和歙硯銷售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。目前全村有近70%的村民從事硯臺及鎮紙、硯盒、硯盒油漆包裝等生產,人均年收入超萬元,2010年被評為“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”。
賡續歷史文脈,綻放非遺光彩。工匠們通過積極傳授技藝、“請進來”“走出去”開展對外文化交流、開拓線上交易渠道等,讓歙硯雕刻這門古老的技藝,隨著時代的發展傳承煥新、茁壯生長。
注:凡注明“中藝網”字樣的視頻、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,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“中藝網”水印,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“中藝網”,否則本網站將依據《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!
相關資訊: